浏览数量:1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石埠桥分校 发布时间: 2021-10-24 来源:本站
为了提高双减政策下数学课堂的效率。10月19日下午,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石埠桥校区进行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学校邀请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袁华教研员和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初中部郝四柱老师来观摩指导。本次活动以周霞老师《全等三角形》以及杨冰老师《四边形的判定》的课堂案例为载体,在观课议课中拉开帷幕。
周霞老师首先抛出问题:利用尺规画一个三角形全等于已知三角形,将本章的重点知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网打尽。并且让学生自己显示利用图形的三大恒等变换也能得到全等三角形。在这一环节中,周老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抛出问题二,利用刻度尺做出已知角的角平分线。通过一题多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利用开放式问题三,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周霞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杨冰老师这节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图形知识的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在判定形成的过程中,杨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三角形的判定进行类比,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有的学生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也有的学生发现猜想中的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我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提出几个特殊图形进行辨别,让学生归纳出 四边形全等的判定。
杨老师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提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袁华老师对这两节课例做了总结点评。袁老师认为第一节周霞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并指出杨冰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最后对我们所有观摩的数学老师提了一些要求。
郝老师提出渗透教学是在教学时,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融合,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景、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有侧重地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渗透,科学指引学生从思想层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广阔而有效的数学的思维联系。
这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也促发了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新时期提升教研效果的新途径,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