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石埠桥分校 发布时间: 2021-10-14 来源:本站
6月4日,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在石埠桥分校进行第三次地理职初教师集中培训活动。活动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个活动是由中桥中学的蒋后芳教师带来讲座《浅谈乡土地理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内容主要以八卦洲为例。
蒋老师首先分析了在初中地理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的必要性,即这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目标,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随后蒋老师展示了八卦洲实际的教学案例,包括八卦洲的位置与范围、地形与地貌、气候类型、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等,这些都是与初中地理息息相关的内容,是在课堂上值得利用的内容。
最后蒋老师指出,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怀,并且乡土资源的使用要紧扣教材,立足课程标准来展开,才能使其有效地促进地理知识的深度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袁老师指出,地理教师应当要有发现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眼睛,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学生有直接经验更好,没有直接经验则需要教师提供身边可以利用的间接经验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袁老师还提到我校开展的《印象栖霞》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多学科进行教学,就是很好的乡土资源教学的案例。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这种观点里面能够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五彩斑斓的课程资源内容都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而这也是我校开展具有地域性校本课程《印象栖霞》以及相关的跨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
活动二是由摄山中学的杜娣教师带来的讲座《深度学习背景下职初教师常态课的现状与思考》。
杜老师举出了四个案例,即提问环节、课堂生成、课堂实践活动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反思,以及相应的建议。杜老师还提到,职初教师要脱离浅层学习,多用心研读教材,深度的学习才能产生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会反过来促进深度学习,这是相辅相成的。杜老师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她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和意见对我们职初教师而言都是十分有用,并且值得反复钻研和推敲的,可谓是满满的干货。
活动三是职初教师在研读《评课标准》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片断,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模拟教学片断。由杜老师进行点评。
最后袁老师总结到,本学期职初教师的培训,共举办三次,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尤其在课堂教学环节这方面。后期将突出动手、制作、设计能力方面的专项培训。
审核:魏海兵、苏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