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石埠桥校区 发布时间: 2021-03-11 来源:本站
【实初教学】打造理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石埠桥校区开展栖霞-海门同课异构活动
栖霞和海门两地教育局依照栖霞区和海门区合作办学的协议,安排了海门区教育局组成的专家团队到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进行教学教研深度指导。本次活动主题是“打造理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之“限时讲授,踊跃展示”,其中前往石埠桥校区进行授课展示的是海门团队中的语文教师黄赛虹教师。
10月16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校语文教师杨秀超首先在七(1)班授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杨老师从“信”的造字本义导入,通过多种诵读让学生把握语气和节奏,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了解文章内容,并且还通过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学生在思辩中懂得了懂礼识仪的重要性。
第三节课,海门教师黄赛虹在报告厅为七(2)班的学生讲授了同一节课《陈太丘与友期行》。黄老师以“读”贯穿课堂,一读课文,读通读顺;二读课文,通晓文意;三读课文,明信知礼;再读课文,巩固总结。学生在诵读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除了本校的教师在此听课学习之外,报告厅内还有受邀前来听课的小学六年级家长代表。
第四节课的课后研讨活动在七(4)班教室内进行。海门的教育专家指出,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文言的细嚼也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对文本把握到位,才能让学生感受文言之美。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让学生明白编者想传达什么意图,情感目标也非常重要。
海门教师与我校教师对这同一节课进行研究讨论、总结经验、相互学习,而青年教师则更是在其中反思学到了什么以及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正。
这样与海门教师教学研讨、交流是常态化的工作,能够从海门教师的课堂上学习经验是受益匪浅的。我校教师充分抓住此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实自己,以求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建设。
制作:朱雨薇
审核:魏海兵、苏晓辉